言情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!乐读小说网手机版繁體中文

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揭竿起义 >第125章 :刘季被偷127(1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125章 :刘季被偷127(1 / 2)

井陉关外,有风吹起尘土,映的天色微黄,一如李良现在的心情。

“良尝事我得显幸,今被迫降敌,诚能反楚为秦,朕赦良罪,复贵良。”

李良面无表情的打量着手中帛书,上面字迹醒目,试图唤起他的记忆。

秦二世皇帝。

那是他曾侍奉过的君王。

“这是皇帝的书信?”

李良侧首,望向帐中的一个高个男子。

“禀李将军,确是皇帝闻河北战事后所遗,由都尉转交。”

那人低着脑袋,恭敬道:“都尉已得皇帝诏令,只要将军能反楚复秦,不仅罪过不究,还当有重赏。”

李良颔首:“嗯,知道了。你先回复都尉,此事重大,我当从长计议。”

待到使者离去后,李良脸色变得冰冷起来。

帐中侍奉的心腹小声道:“将军真欲再投秦吗?可吾等手下皆乃楚、赵之卒,军中更有王瓜等吴王亲信为司马,若欲复秦,军卒怕是不会听将军号令。”

当初巨鹿战败后,李良麾下旧有秦卒被吴广收编,送到阿牛手下接受教育,作为建立关中军的基础。

他带来攻略恒山郡的是从巨鹿征召的赵人,以及吴广拨给他的一部分楚卒。这些兵马用来攻打秦军可以,若说到随李良再投秦反楚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而且李良心中也无投秦之意。

“吴王不以我战败为耻辱,赦我用我。今破恒山后,更以此功封我卿爵,号为嘉信君。嘉者,美也。信者,诚也。吴王如此誉我,我岂能叛他。而且……”

李良将手中帛书狠狠扔在地上,嗤笑道:“井陉都尉以为我李良是愚人吗?伪造皇帝文书诈我,真是可笑至极。”

心腹惊道:“此书竟是伪造?”

“那是当然,二世居咸阳,此与河北相距上千里之遥,怎会因此发书来赦我。而且我曾侍奉皇帝,知他性格喜乐。相比关心这河北之事,怕是更沉溺于享乐中。”

李良骂了两句,转而神色微动,低语道:“井陉闭关自守,险隘难攻,以吾等兵力若是强取怕是不足。不过这井陉都尉以书诈我,欲骗我反楚复秦,倒是一个巧取的机会。你且去将王瓜等人叫来。”

当天晚上。

井陉都尉在夜色中见到了李良派来商议归降之事的使者。

“我家将军乃皇帝亲信,一心忠于大秦,只因局势所迫为求性命而委屈于吴广之下,素怀归秦之心。今皇帝能赦将军之罪,自是愿意归降。”

使者将李良的意思传达过来,让井陉都尉神色惊愕。

“我就骗一骗他,还真就上当了?”

井陉都尉并没有真正说降李良的打算,派使者送去的那封帛书甚至没有封起来,想的是被其他叛军将领知道后怀疑李良,最好能自相内乱,如此则井陉之危自解。

哪知道无心插柳柳成荫,李良这叛贼竟然还真有重新投效大秦的想法。

“能说降李良,不管皇帝日后如何处置他,我都是大功一件啊。”

井陉都尉想到此处,打起了精神,商议如何让李良归降的办法。

经过来往后,李良的使者带来了一条优秀的策略。

“李将军麾下多有赵、楚之卒,由吴广安插的亲信统领。这些人素来仇视大秦,不可能随将军归降。为今之计,将军想请都尉于夜间出兵袭击楚军营地,到时候将军会找借口将吴广安插的诸将诱骗到帐中,让大营失去防备。”

“都尉大破楚军,将军又在帐中擒拿吴广诸将。大军被都尉击破,又无诸将统领,楚军兵卒必定会失去分寸,之后将军再聚集这些残兵归降,定然会一切顺利。”

这一番话语,说得井陉都尉双眼放光。

“好策啊好策,看来李良是真心归降了!”

他曾想过李良会不会有诈降的想法,比如找借口入关,趁机夺了井陉。

但从这几次来往看,李良送来了许多重要信息,且很诚实的说明了他手下的兵卒大部分都是楚、赵之军,还有吴广安插的亲信控制。

这些诚恳的话语让井陉都尉心中疑心渐减,越来越觉得李良是诚心归降。

而且大破楚军,诱李良归服的功劳也不断冲击着井陉都尉的心。

天下之事,唯利而已。

“回去告诉你家将军,就说此事我同意了。等破了楚军,我当在这井陉关中为李将军摆宴相待!”

井陉都尉为功劳所迷,应下了此事。

两日后,夜间。

紧闭的井陉关大门开启,井陉都尉亲率两千精兵出关,直趋楚军大营。

夜色深沉,楚军大营除了几处篝火外,黑漆漆一片。

“天助我也!”

井陉都尉见楚军疏于防备,大喜过望,率兵冲入楚营,正想要大杀一番,哪知道眼前营帐尽是空荡荡一片。

紧接着便是四周伏兵尽起。

“井陉都尉,中我家将军计也!”

“杀!”

王瓜等将领指挥军卒围杀上去。

李良身着戎装,站在一处高坡上,注视落入他陷阱中的秦军被围剿。

今夜的场景,就像他李良昔日前去袭击吴广大营,被围困投降时的场面近乎一样。

“传令下去,降者不杀。”

等到天明时分,这场大战才算落下帷幕。

井陉都尉自刎于军阵中,两千秦军有七八百人战死,余者尽皆投降。 都尉既死,关中军力耗损大半,剩余兵卒群龙无首。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